1 检测范围
本指导书适用于对摩擦焊接钻杆焊缝区的磁粉检测。
2 检测目的 采用荧光磁粉法,检测出摩擦焊接钻杆焊缝区表面及近表面的缺陷。
3 引用标准、规范 见《磁粉探伤检验规范》2。
4 检测人员要求 见《磁粉探伤检验规范》3。
5 检测设备
5.1 设备:磁粉检测设备为CJW20000E,其对工件的磁化采用复合磁化方 法,即周向磁轭磁化法和纵向线圈磁化法。
5.2 荧光磁悬液:本方案用水作为分散剂,并加入适量防锈剂、表面活性剂 和消泡剂。其配方见附表B1。
5.3 标准试片:使用符合JB/T6056规定的A1-15/50型试片。
5.4 磁场指示器:用于指示磁场方向和有效检测区。是粗略的方法。
5.5 辅助器材 应包括以下器材
a) 磁场强度计;
b) 磁悬液浓度沉淀管;
c) 2-10倍放大镜;
d) 黑光辐照计;
e) 黑光灯。
6 工件被检区域 焊颈外表面。
7 检测流程
7.1 接收流转单或检测委托单:熟悉和掌握相关技术要求。
7.2 待检测工件表面检查:被检表面不得有油脂、铁锈、氧化皮或其他粘附 磁粉的物质。表面的不规则不能影响检测的正确性和完整性,否则应继续修理。如打磨,则其表面粗糙度应Ra≤25μm。
7.3 设备启动和灵敏度测试
7.3.1 检查并调整电路、气路、水(磁悬液)路正确、安全、可靠,依次启 动电、气、水(磁悬液)系统。
7.3.2 黑光度检测。
7.3.3 磁粉浓度及污染物检测。见附录B2。
7.3.4 水断(润湿)试验。完全覆盖检测范围,无反润湿现象。
7.3.5 灵敏度测试:将人工缺陷的面朝下紧附与被检表面,试片表面显示清 晰的磁粉痕迹。
7.4 将工件输送到检测工位,磁化、施加磁悬液(磁粉)、观察磁痕显示。 停施磁悬液至少1s后,方可停止磁化。为保证磁化效果应至少反复磁化两次。注意,磁悬液流速不宜过快。
7.5 检测范围:焊颈外径。
7.6 工件退出工位。
7.7 不合格品检出,放置到指定区域。
7.8 记录检测结果,填写流转单或委托单。
8 磁痕的观察与记录
8.1 缺陷磁化的观察应在磁痕形成后立即进行。
8.2 除能确认磁痕是由于工件材料局部磁性不均或操作不当照成的外,其他磁痕显示应作为缺陷处理。
8.3 辨认细小磁痕采用2—10倍放大镜进行观察。
8.4 磁痕显示记录用草图示的方式记录,并在工件上标示。
9、 复验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复验:
1) 检测结束时,用标准试片验证检测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;
2) 发现检测过程中,操作失误过或技术条件改变时;
3) 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;
10、 检测效果评定和质量分类
10.1 不允许存在任何裂纹和白点。
10.2 质量分级见下表1。表2。 表1 磁粉检测质量分级
等级 线性缺 陷磁痕 圆形缺陷磁痕评定(框尺寸为35mm×100mm) Ⅰ 不允许 d≤1.5,且在评定框内不大于1个。 Ⅱ 不允许 d≤3.0,且在评定框内不大于2个。 Ⅲ L≤3.0 d≤4.5,且在评定框内不大于4个。 Ⅳ 大于Ⅲ级 L表示线性缺陷磁痕长度,mm;d表示圆形缺陷磁痕直径,mm。
10.3 本方案采用Ⅰ级。
11 综合评级
圆形缺陷评定区内,同时存在多种缺陷时,应进行综合评级。对各类缺陷进行分别评级,区质量级别最低级别为综合评定级别;当各类质量评定级别相同时,则降低一级为综合评定级别。
12、磁粉检测报告
12.1 磁粉检测报告应客观、准确、完整、清晰和及时。
12.2 报告的内容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:
1)委托单位;
2)被检工件:名称、规格、材质、编号、焊接方式、热处理状况;
3)检测设备:名称、型号;
4)检测规范:磁化方法及磁化规范,磁粉种类及磁悬液浓度和施加方法,检测灵敏度校验及标准试片;
5)磁痕记录及工件草图(或示意图);
6)检测结果及质量分级、检测标准名称及验收等级;
7)检测人员和责任人员签字及技术等级;
8)检测日期。
13、后处理
13.1 检测工作结束以后,应及时处理工件及由检测过程产生的废弃物,各种设施及仪器、仪表恢复到初始状态。
13.2 评定发现超标的磁痕时,应在工件相关位置上,标识出清晰的标记,并记录,以便实施打磨等补修措施及另行处理。